《身體三面向》第9章 結論

指導老師:許義雄老師

蘇志榮991124

為了突破近來身體研究瓶頸,本書立下4大目標:

1.  考察身體化(embodiment)概念,分析身體概念的歧議,闡明身體與各種不可共量議題的連結:身體化(embodiment)被視為從屬議題,關切結構暫時犧牲身體

2.  重要身體化理論取徑(社會建構論、行動與現象學、結構化理論)著作的批判性綜述:關切身體的生成能力與創造能力在當代的命運;各理論取徑有不同的身體觀(視身體為客體、主體與結構的結果);共同點為身體在理性資本主義的當代,已喪失創造力與能動性。

3.  發展「將身體視為組成社會多面向媒介」的新身體觀(二重性身體:自然、社會):源頭、場域與媒介。

4.  提出理論架構作為實質性身體分析的基礎:身體研究理論中有利於實質性研究的理論太少,身體實在論的基本參數()鼓勵研究身體化主體與社會結構的關係,繼而確立身體既是生物現象也是社會現象,身體既不斷建構社會也由社會建構而成。讓我們在注意結構力量的同時不會忽略身體的社會生成特徵。

 

壹、被壓制的身體

身體化行為與經驗受到治理性結構、工具論者的需要、目的性活動、社會階級限制所控制與佔用。

範疇

身體感官的理性管理(壓制)

身體化主體的主動、主體性

勞動

規模日益擴大的情緒勞動

日益緊迫的工作時程表

身體化主體的潛能開始影響工作內容

運動

競爭性運動嚴格訓練

運動的功利性與競技性

非競爭性運動的創造力與活力等自為目的(享受運動)

音樂

商業包裝等實用性(音樂、人)超越音樂能力本身

商業應用資源

對音樂的需求,挑戰既定品味

社交

速食文化

飲食的社交功能漸次傾向補給功能

身體化主體在文化價值之中的展現主動應用的能力

科技

科技的階級特徵

網路科技虛擬特質所產生的實質能力(金錢流動、網路犯罪)

運用科技補足或強化自己之身體能力,追求其目標

 

貳、批判的身體

一、不平等、壓迫與身體

範疇

身體與不平等、壓迫的關係

勞動

工薪勞動往往伴隨著不平等與壓迫。

工薪勞動與身體勞動界限模糊讓身體化主體與容易遭受不平等與壓迫的傷害。

運動

運動競賽形式與訓練體制反映出勞動體制,運動員身體受壓迫與傷害的情形極為嚴重。

飲食

性別不平等

音樂

音樂家的矛盾形象

品味、階級

政治計畫(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

科技

擺脫身體,超越不平等、壓迫

資本流動速度快

人機結合體

美容、整形—身體強化

數位落差

二、集體性與個人身體

社群與個人皆為人類社會的基本要素,個人唯有融入群體,才能持續保有活力、熱愛生命。

範疇

身體與集體性的關係

功用

工薪勞動

l   工薪勞動的彈性與變動性有損傳統禮俗社會的基礎。

l   培養社會關係的時間越來越少。

基本需求

飲食

l   提供建立社會關係的空間;舉辦「世俗儀式」與宗教儀式的空間。

空間

運動

l   參與運動有助於和集體產生關聯,超越勞動的單調性。

l   非特定目的之社群關係。

路徑(類似戰爭、類似宗教)

音樂

l   激發生理反應,「儀式行為」驅使此反應證實集體所界定之象徵價值與行為以維繫個人與社會群體之關係。

催化劑(準宗教)

科技

l   虛擬通訊與傳統面晤方式並行且交互影響。

l   虛擬方式是傳統方式的補足或擴展,兩者為連續體,非對立之兩面。

強化的介面

 

三、個體性、人格與身體

範疇

對個體性的幫助

與個體性的關係

工薪勞動

?

矛盾:

1.工薪勞動與身體勞動的界限漸趨模糊,導致工薪勞動要求更多的人類特質。

2.雖然情感勞動在工薪勞動市場重要性的日漸提高,但因工薪勞動的外貌與情緒管理,導致個人對情感勞動的反抗或無所謂。

飲食

ˇ

從集體性養成→個人追求自我認同計畫的重要資源(偏好、階級、看法…)。

運動

?

矛盾:

(菁英)運動領域中的文化特徵已漸少影響運動領域(由陽、陰性特質、階級、種族等概念轉移至和運動能力有關的細胞與分子),但對運動表現的過度重視,也無助於發展個體性。

音樂

ˇ

隨身聽、CD等現代科技有助於建構個人化微型環境,進而利用音樂協助個體性的建立。

科技

ˇ

器官移植、整形、網路角色扮演、個人網頁皆有助於個體性的形構與展現。

在運動領域的討論,作者似乎並未將運動領域中不同性質運動的範疇加以區分(若以性質來分可競技運動、養生保健的運動、挑戰性的運動;若以參與身分別區分可分為菁英競技運動、學校體育、社會運動…,應有多種不同的分類。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如何分類,不可避免地都會遇到交錯混雜的情形,例如競技運動項目中有不少形式與養生保健的項目是相同的,菁英競技運動也有許多項目是學校體育所教授的)。

 

參、身體研究

鑑於身體領域理論研究有多樣化與統合的跡象、身體社會理論與身體實質性研究間必須持續對話、評估既有的發展與遭遇的問題與解決之道,作者認為應認可古典思想家將身體是為「組成社會多面向媒介」的做法。

這種基於身體實在論的身體化主體與社會結構互動之觀點,既保留當代身體理論的洞見,又可以避免過於理論性與化約論之弊。亦提供身體領域實質性研究、累積身體與社會關係知識的研究架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