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進添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七章  媒介與性別文化

2010.06.09

指導教授:許義雄博士

                                                   學  生:丁進添

  1. 性別論述的萬花筒
  •  
    1. 自由派女性主義
  •  

      認為兩性應同樣擁有適當發展的機會,社會應讓每個人都能選擇自己最適合的生活方式,且任何選擇都應受到尊重與接納,包括結婚、不婚、異性戀、同性戀、家庭主婦、職業婦女、養育子女、不生小孩等。同時女性應擁有男性所有的各項權力。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六章 媒介與象徵權力          2010.06.03

指導教授:許義雄博士

作  者:丁進添

  1. 布迪厄的方法論

  長久以來,社會科學有兩個對立觀點:客觀主義依據涂爾幹的主張,強調探討社會事實;主觀主義則將社會世界化約成行動者的再現,並認為社會科學的工作便是探討社會行動者對世界的說明。布迪厄認為這種對立是錯誤的,他指出客觀主義陣營過於著重客觀結構,而忽略了社會建構的過程,也忽視能動(agency)與能動者(agent);至於主觀主義著重行動者思考、說明、或再現社會世界的方法,卻忽略了這兩種立場所處的客觀結構。

  布迪厄要克服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對立,所以說明了二者之間的關係:一方面是被觀察到的社會行動的規律性(結構),另一方面是自由、意識、與理性行動者的經驗真實。為了超越這種客觀主義vs.主觀主義的困境,布迪厄將焦點置於實踐(practice)之上,他認為實踐是結構與能動之辯論關係的結果。實踐非客觀的決定,亦非自由意志的產物,其作用不只中介了客觀與主觀、結構決定與行動力,並使科學知識轉而成為一種干預力量。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第二媒介時代」談起

2010.05.05        丁進添

如果說報紙、電視、收音機是現代傳播媒介的第一代。現在「第二媒介時代」已經來臨了。由於資訊電信傳播的結合,傳播界已增添了不少新生代,如直播衛星、電腦視訊、有線電視、數位電視。甚至老一輩的媒體也在吸收新觀念,結合電腦,以趕上時代潮流。Poster對文化理論諸傳統中的技術及媒體的概念進行了批判性的評價,對人類與機器的關係進行重新思考。internet和虛擬現實等電子媒體的新發展可能會改變我們的交流習慣,並對我們的身份進行深層的重新定位,所以說人們因此有理由提出「第二媒介時代」這樣的時代標號。依Poster所形容:因技術變革所帶來的「第二媒介時代」可能富含多樣機會,但這些機會極有可能將會遮蔽大眾媒介。

現今國內的媒體,其實大部份是被壟斷的獨營事業,不管是政治、經濟、或文化上的絕對優勢,都使媒體不單是媒體,它還代表了它背後所隱藏的,看不見的力量。即使標榜絕對公正客觀的「公共電視」,因其隸屬於「公廣集團」,每年經費約為15億元,其中政府捐贈9億,有線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每年捐贈30%,約9千萬,其餘靠自籌。自籌方式包括企業捐贈、個人捐贈、租金收入、影視產品與節目版權銷售、活動收入、孳息收入等等。似乎也無法達到「完全」獨立自主的理想性。誰擁有媒體,就擁有了發言權,而且有能力去操控其他人的生活,甚至改變別人的一生。大多數人,就在無形之中接受了媒體文化,不懂且沒意願去批判媒體。

既然提到批判,批判理論基本上是以自我塑形來排除意識型態宰制的過程,透過理性,個體自願在生活中表現的自我獨立與負責。在媒體變遷的過程中,批評研究總是發現資訊及傳播流通大多處於不平衡的狀態,此種現象不僅出現在國內,國際間也不遑多讓。少數幾個工業大國,以攻佔全球市場為目的,促成了媒體產業的集中與私有。雖名為讓閱聽人的選擇增加了,營造出閱聽大眾的主體性(讓閱聽人誤以為自己有自主權),殊不知所謂主體性仍是存在於被操弄的範圍內。視聽媒體如此,運動文化亦然。「全球化」的發展,MLB及NBA在臺灣的被接受度,遠大於國內任何一項運動賽事,固然技術水準有一段差距,但也脫離不了被操弄的事實。今年六月十一日開始的世界盃足球賽,儘管臺灣在亞洲區第二組預賽即被淘汰(亞洲區參賽國家為日本、澳洲、南韓、北韓),但在媒體強力宣傳下,預計又將國內掀起一陣足球旋風。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媒介文化(第三章媒介與文化領導)   指導老師:許義雄教授  學生:鍾文勳 2010/05/12

知識分子與社會

葛蘭西的早期觀念已出現強調意識與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特別關注知識分子的問題。例如他強調獨立思考、重視觀念與人類意志的角色、主張唯心取向的馬克思主義、創立一個國家、義大利社會黨必須維持相對自主性。

葛蘭西政治與思想的起點,企圖在思想上打敗克羅齊,並贏取激進南方知識分子使之轉向革命的策略。

葛蘭西將知識分子區分為「傳統的知識分子」與「有機的知識分子」,有機知識分子的角色既非菁英或權威,是將理論與實踐合而為一,成為實際生活的主動參與者,他們有如建構者、組織者、說服者、而非只是演說家。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