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體三面向》第二章、古典的身體

許義雄老師

學生:皋崇道

一、本章結構:本章由霍布斯的身體社會科學(尋求秩序問題的解決方式)到派深思的規範社會學兩者截然相反的論述主張(差異),走向馬克思(以革命追求超越的自由)、涂爾幹(集體生活模型)及齊美爾(自我導向行動)的多元論述,說明在各種差異的身體論述中,作者發現他們的驅同性:身體的兩重性及身體作為社會的多面向媒介(源頭、場域及工具)。

二、從身體社會科學到規範社會學:

  (一)霍布斯提出一種身體社會科學,起初以永恆運動與自然激情來理解人體傾向與能力,尤其是「對權勢永無止境的追求」與「避免暴力所引發的死亡」,正是這兩種自我強化與自我保護的激情,讓人類在「自然狀態」中,願意設立一種安全機制,來維護眾人的權益(功利主義)。

  (二)派森思對於霍布斯式的功利主義解決辦法提出批判,並減損身體在社會學的地位(激情與運動),且認為社會秩序需透過共同價值體制來達成,並將身體逐出個人與社會關係論述的核心(這與社會學傳統不謀而合)。

三、身體作為組成社會的多面向媒介:

 

作者

身體是社會之源

社會運作的場域

社會定位的工具

馬克思

經濟基礎:人類透過各種身體化的本質以及與環境的感受能力,讓他們能夠通往自然與社會世界(物質滿足)。

社會是一種呈展現象,身體是社會生產關係與工具之源,但也受限於社會結構的影響與環境條件的束縛(異化:資本主義使人類的本能喪失)。

身體成為個人依附於資本主義的工具,但也可能成為顛覆資本主義的工具(轉型的媒介)。身體成為物種實現而非勞動工具或客體。

涂爾幹

文化象徵:社會的文化生活與身體生產神聖象徵能力相關聯,使人超越個人自利衝動,並加入集體生活的互利行列(精神與信仰)。

社會是透過符號所呈現的文化秩序表現出來,而這些符號不僅由身體所產製,也會在身體上形成烙印,所以、社會的文化結構,以一種能促使人們依照結構再現而行動的方式並形塑出人們身體存在的行為。

個人依附於社會,不僅會導致社會再製,也會增進身體化主體的權力(身體的社會定位會強化也會削弱身體化主體的能力)。

齊美爾

社會互動:他認為身體是社會形式與文化型式的基礎,正是各種身體的「滿足」使得各種生活模式得以建立(物質、精神、宗教)。

強調身體化經驗如何作為社會形式進行自我鞏固的場域,個人的創造性會在社會互動模式中逐漸消逝(以社會中的大我取代個人的小我)。

齊氏認為互動涉及身體的犧牲,但涂氏認為集體儀式能增加個人的能量,但犧牲會激起感恩與信任,如慈濟功德會。

 

四、身體的兩重性:人遊蕩在大我(社會我)與小我(個人我)之間,在自然身體存在與社會能力身體化之間,三位學者各自提出兩重性的見解,相較於「生物本質主義」與「過渡社會化」而言,三者更趨近於融合的訴求(既存於社會之內與之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