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三面向》  第三章  當代的身體

                                                   

                                                       指導老師:許義雄教授

                                                       學生:侯俞如

 

壹、    緒言

一、  當代身體研究所涵蓋的議題越來越廣,但從理論觀點來看,主要圍繞三個立場:1.社會建構論對井然有序的身體的分析2.以行動和現象學為導向,對生命身體進行研究的方法3.結構化理論的身體概念。

二、  「身體實在論」強調動態過程與相互作用,可以對身體-社會關係進行實質性研究,解決上述三種研究取徑闡述時過度片面的問題。

貳、    社會建構論對井然有序的身體之分析

    社會建構論的分析,試圖解構人類有機體的傳統看法(生物層面是永恆不變、人是受到論述所管制與產製的對象),並揭露政治體制權力對我們生活無所不在的控制。

一、結構主義與井然有序的身體(批判Turner僅將身體視為社會運作的場域)

    Turner雖然透過龐大的「核心問題意識」將身體定位為任何全面性社會理論都不能忽略的對象。但他透過改寫霍布斯的社會秩序論述,將「慾望」與「再現」的議題視為社會體制運作與再製特點,僅將身體視為社會建構物與社會所經驗的對象,而忽略這兩個議題也是個人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Turner結合了霍布斯與派深思的理論,卻使身體顯得至關重要卻又微不足道)

二、後結構主義與被解構的身體(批判Butler異性戀矩陣的文化敘說)

    Butler借用傅柯的觀點解構標準性別(文化產物)與性身體(自然的)間的對立。認為看似天生的性徵僅是表演的產物,性別化的身體只是各種建構身體現實的行為所組成,他的研究突顯了女性在異性戀主體位置的選擇十分有限。但是,她將性別化身體緊視為表演而無自然成分,使其落入忽略身體能動性的缺失。(Butler將身體的裁決權交給了文化)

三、    建構論的建構性

    建構論僅注意身體如何受到控制與約束,忽略了人類經驗與能動性,抹煞了身體作為社會之源的可能性。

參、    以行動和現象學對生命身體進行研究(補充結構主義建構論的缺失)

    肉體社會學認為「自我」、「社會」與「符號秩序」是透過自我勞動建構而成,彌補身體理論僅闡明結構面與客觀層面,卻忽略身體經驗的生活、感覺、感知與情感的情形。

一、    現象學與體驗的身體

    現象學認為身體是我們生存的媒介,不只受到治理和論述體制影響,還會根據周圍環境而發展出不同的意向性,進而漸趨統合。(完形心理學:零散的總合不等於全)

(一)身體圖式(基模):它意指體察到身體在環境的位置,有助於形成對身體自我的空間意識。

(二)能動力:可透過吸收新技能和目標,擴充行動範圍與品質,以發揮自身能動力,進一步確立身體的空間定位。

(三)感觀媒介:藉(視聽嗅觸味)覺可賦予我們自身的厚度、事實性與意義,為我們建構這個世界。(梅洛龐蒂認為經驗是身體的基礎,人並非純意識所界定的主體或單純受政體與論述配置的力量)

二、    不在場的身體(Drew Leder雷德)

    梅洛龐蒂的現象學主要關切經驗的身體基礎,而非「生命身體」以及人們如何體驗他的身體。=>身體消失了。雷德(Drew Leder)「不在場身體」以此為基礎分析人們在目的性與工具性的行動中如何體驗身體。他認為身體在進行目的性行動時會消失(主體缺席),但身體處於低社會生產力(身體異常)時,就會以報復的姿態重新出現。雷德指出現象學常忽略人體演化發展時身體的「深沉消失」。(身體要在場就需要感覺)

雷德論點的缺失在於,身體未必是在低生產力時才會意識到,而且他以「展演性邏輯」為基礎,導致忽略全球仍有多人生活中的常態就是飢餓、疾病與恐懼。

三、    重返社會學的身體?

    現象學與雷德的不在場論述,讓我們關注到現今社會對工具性的重視,已壓縮到我們身體經驗的範圍,身體變成生產工具,身體化的表演和創造力似乎有漸漸消失的情性。

肆、    結構化理論中的身體概念

一、布迪厄(Bourdieu):習癖、場域與社會再製

    布迪厄試圖超越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的對立,以「身體處於社會世界中,而社會世界存在於體內」貫穿其研究,進而將經驗、表象、個人表述以及引發他們的社會條件聯繫起來,並透過區分「社會場域」與「習癖」發展其研究原則。

(一)社會場域:漫長自主過程下的產物,並非不能動的結構,人們可不斷反省與商討。

(二)習癖:是個以階級為基礎的分類方式,個人會根據其社會定位,逐漸養成特有的習癖,而習癖的存在將使得社會場域趨向規律與穩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影響自己在不在場,主要受到自己的習癖影響。

(三)社會再製:透過結構要素(社會場域)和能動要素(習癖)的相互依存與強化,使身體〝習慣〞現況,並〝複製〞現狀。

二、紀登斯(Giddens):反身性、認同與身體

          紀登斯早期認為身體會構成社會行動的限制,晚期則強調身體為反身性的媒介與展現,身體不再是外部給定的,而是自己設計的。反身性使人們在認知上監控行動並改變行動,增加我們的能動性以及改變結構的命運,但也因此將情感經驗與表達邊緣化。

三、葛羅茲(Grosz):性慾特質:身體化的內部與外部

    葛羅茲以相互牴觸的觀念(身體「由內而外」以及「由外而內」進行性別建構)展現其對身體與性欲特質相互建構的觀點。「由內而外」的部分指出兩性身體的型態(如第二性徵與生殖器)會影響到個人在心理上如何理解他們的身體化自我,「由外而內」的部分則藉由規範性實踐將性別明確且能動性受限的認同銘刻在主體身上。

四、去結構化的理論結構化

    阿契爾(Archer)建構化理論將結構與能動者緊緊相繫,以致無法考察它們個別的特質或它們長期以來如何相互影響。阿契爾認為社會與身體會相互參照,進而確立各自的特徵。

伍、    新趨勢?

    社會建構論讓我們瞭解權力如何影響身體,又如何透過身體進行運作使身體社會學擺脫生物化約主義的分析;以行動與現象學為導向的研究取徑將生命經驗視為身體的基礎,指出身體不但是生存在世的媒介,還是體驗並建構社會的工具,而雷德的不在場身體理論則以工具性掛帥的社會背景,建構出一套經驗理論;結構化理論試圖定位人的物質性,認為物質性是連結各人與社會的管道,提醒我們身體是個人依附於社會或與社會決裂的工具。當代研究採用以下幾個策略:一、偏好理論+補充論述。二、好理論可同時考量作為主體和客體的身體,調合社會理論的二元論。三、基於不同哲學起點,重新界定身體與社會。四、接受身體難以捉摸的特性,以回應身體研究的多樣性。=>身體實在論最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