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的共同體》第三章、民族意識的起源

指導老師:許義雄教授

學生:崇道(12/08)

壹、民族意識的崛起因素:

一、印刷品-商品及資本主義的運行,產生同時性觀念的崛起(註1)。

二、資本主義朝向方言化的革命性衝刺還受到了三個外部因素的進一步推動:

(一)單一文本優勢不再(宗教文本):拉丁文自身的改變(由書寫形式的神秘轉為內容本質的神秘)。

(二)單一傳播途徑優勢不再(宗教傳播):受惠於印刷—資本主義的宗教改革之影響(資本主義的印刷傳播方式取代單一宗教內部的傳播方式)。

(三)單一語言優勢不再(拉丁文):若干居於有利地位並有志成為專制君主的統治者用作行政集權工具的特定方言(行政方言),緩慢而不均勻的在各地擴散。

三、資本主義、科技與語言多樣性(宿命的)間的相互作用:

(一)  消極面:拉丁文的神秘化、宗教改革,及行政方言的偶然性發展(逐漸的、不自覺的、實用主義的)。

(二)  積極面:生產體系與生產關係(資本主義)、傳播科技(印刷品)及人類語言宿命的多樣性,此三個因素間的爆炸性相互作用。

四、印刷語言奠下的民族意識之基礎:

(一)在拉丁文及口語方言之上創造了統一的交流與傳播的場域(如報紙與書籍的中介作用)這些被印刷品所連結的「讀者同胞們」,在其世俗的、特殊的、「可見之不可見」當中,形成了民族想像共同體的胚胎。

(二) 賦予語言一種新的固定的性格,並有助於塑造出對「主觀的民族理念」,有別於傳統經院的手抄本(個人化),印刷書籍保有一種永恆的型態,幾乎可以不拘時空地被無限地複製(集體化)。

(三)印刷資本主義創造了和舊的行政方言不同種類的權力語言。各種方言基於與印刷語言的親疏關係,形成新的權力關係(國語、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

五、小結:語言文字形成想像的共同體(民族意識)型塑的重要依據,但除了民族之外國家、商業、階級也都覬覦這個可資操弄認同的物件,而民族所使用的語言與印刷語言及涵蓋的範圍似乎沒有絕對必然的關係,所以才成為一種想像(人為的、可變的、非本質的)的產物。

六、實例:台灣這個小島曾是殖民地(荷蘭、日本)、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也是被中國(美國)視為藩屬國(中國的一部份),又是華人世界的一部份,因此語言的多樣性可見一斑,如:之前通用與漢語拼音曾相互較勁、甚至台灣曾經想要創立一套獨特的台灣語(羅馬拼音、日語、美語),以顯示與大陸(中國)的差異,但隨著政權轉移,似乎又消聲匿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