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8章媒介與後現代的文化形式

老師:許義雄教授

蘇志榮

後現代文化研究中三位重要思想家:Debord、Baudrillard、Jameson的觀念和理論。

◎Debord:奇觀社會

奇觀:批判晚期資本主義造成的壓抑與異化,批判資本主義的邪惡。奇觀並非影像的集合,是經由影像中介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既非對視覺世界的刻意扭曲,亦非大量傳遞影像之科技產物,而是被實現及轉換成物質層次的世界觀

奇觀是分析消費資本主義與日常生活的關鍵。第二次工業革命,商品取得首要地位,經濟體系植基於消費而非生產,因此消費必須被全面管理與規範。透過資訊與傳播管道由上而下地監視與管控,將人為建構的需求加諸民眾身上。因此,奇觀成為操縱工具,確保資本主義持續維持支配的地位,奇觀遮掩了社會的權力關係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如同由奇觀構成的組織,原本階級社會及資本主義生產的異化現象,現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知識、文化所有層面,媒介與文化的商品化。人們無法認識自己的真正需求反而接受資本主義製造的假需求,當日常生活被影像和奇觀入侵後,愈來愈難以區分奇觀與真實,也就是說,人不僅和生產及消費異化,還與自己的經驗、情感、創造力、欲望等異化,是一種全面異化的狀況,人們成為自己生活的旁觀者

Debord將馬克思的經濟生產分析,擴大到文化與媒介生產:

1.全面的分工、全面的分離:過去統治階級的剝削與壓迫逐漸被效率、生產力、科學管理、組織目標等更細膩的控制所取代,人類的生活喪失想像力、創造力。【ex:富士康跳樓事件:活動的完整感及工人之間直接的個人溝通一併消失。】

2.全面的喪失整體性:抽象代表具體、部分代表整體。(各種代言人:明星、菁英)。

3.消費成為必然、在消費中想像完整性。

4.時間觀的改變:農業生產時間觀(循環時間)→線性時間觀(商品時間:可量化、可交換性【虛假的循環時間--現代節日】)

5.缺乏歷史感、缺乏深度、平面化。

6.為消費社會、資本主義的支配階級利益服務:支配的需求被植入每個個體的精神、潛意識、姿態、言說之中。

7.語言的惡化:人們的各種需求都經由奇觀的中介方式才能被滿足,奇觀因而剝奪了所有直接接觸的機會,進而為統治權力創造有利的條件。

策略:抗拒奇觀必須突破中介回歸日常生活實踐,植基於個體的直接體驗。

漫遊:將「遊戲」要素投入日常生活中,擴展到所有可行的建構活動中。

扭轉:經由建構一種新的語意領域以表達新的真理,進而暴露奇觀的謊言。

Debord從1967到1988的思想轉變:

1.從烏托邦的許諾到坦承並非一切都能改變。

2.從區分奇觀(集中、分散)到整合的奇觀。

Debord於1994年的自殺,似乎也意味著他所提出的策略對於奇觀社會的節節敗退。

◎Baudrillard:擬像文化

源頭:意符指涉能力的喪失。現代商品中,文字(或影像)和意義(或指涉)之間的關係已經破裂並重組,意符並非指涉使用價值或效用,而是指涉欲望。

【馬克思時期的布希亞】

以意旨為中心(影像指涉的事件)→以意符為中心(影像的消費):電視並非提供事件讓人們觀看或了解它們的各種意義,電視只是把它們傳遞出去。消費品的象徵層面日益重要,這些象徵涉及的符號體系具有自我指涉的作用。

產品在被消費之前必須先變成符號。唯有經由這些符碼,人們才能意識到自我與需求。消費不是消費者慾望的自由展現,而是另一個受到生產體系控制的領域,剝削與控制不只發生在生產領域,還發生在消費領域。

【與馬克思分道揚鑣】:將社會實踐化約到生產實踐,無法說明非生產消費的社會實踐,如語言。(語言實踐並非反映真實,而是建構真實。)

以往資本主義使交換價值凌駕於使用價值,現在由商品的符號價值取得主導權。於是,布希亞不再分析文化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結構關係,而是主張進一步探討符碼的運作:象徵交換的觀念,特別注意其中隱含的支配與壓迫的意義。晚期資本主義維持其支配地位的方式並非透過剝削工人,而是藉由提供工人無法回贈的禮物──工作。工人與資本主義的關係不再是剝削,而是不平等的禮物關係,單向的權力關係。媒介提供訊息,而大眾無法回應,代表媒介的支配關係。

意義的「內爆」:二元結構的瓦解。意符不對應意旨,自我指涉、自我繁殖,導致擬像的出現,現代擬像的三階段:

1.贗品仿造時代、2.複製生產時代、3.擬像時代。

反映真實→掩蓋、扭曲真實→遮掩真實的缺席→無關真實

在擬像世界中,影像與真實之間沒有辨證,只有表意的實踐,這種情形擴大了影像的真實效果而成為過度真實。

布希亞認為媒介的問題不在產製過程的權力關係,而在片面性與單向性。(無法回贈的禮物

策略:以客體邏輯取代指主體邏輯,發展致命策略(將論點推至極端)。

1.沉默以對,拒絕意義、拒絕參與:沉默是一種力量、一種回應、一種經由退縮而產生的巨大回應,是終結意義的手段,也是終結巨大體系的手段。

2.過度追求,狂熱消費:使之超過制度的邏輯與極限,進而破壞其整體組織。

 

 

 

 

 

 

 

◎Jameson: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資本主義的絕技:

1.體系的擴張(國家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全球化市場)

2.產品的創新(蒸氣科技→電能、燃燒引擎→原子能量)

文化與政治、經濟領域相互滲透。文化全面轉變成經濟的生產形式,美學生產被整合到商品生產。文化並非只是獨立於經濟政治社會生活之外的領域,而是與其他領域互動,並成為聯繫各社會領域的主要中介機制。

物化(理性化與商品化過程中伴隨出現的分解與片斷化)的三個發展階段對應於三種文化形式:

1.寫實主義:符號出現取代神話的語言,這種符號能清楚反映它的指涉物。

2.現代主義:意符與指涉斷裂,意符開始享有優位與自主的存在。

3.後現代主義:意符與意旨分離,意符無限制的漂移,只剩下自我指涉之符號的自由活動。

當自由活動的意符大量出現後,詮釋與找尋核心意義或指涉的活動更形困難,此種狀況固然無法傳達單一意義,但也不易對讀者加諸支配性影響,似乎也意味著閱聽人可以也必須扮演更主動的角色。

拼貼取代諧擬,表現的內容已脫離原來的社會環境,造成時間性的瓦解,意即喪失歷史感。意符的遊戲,高速資訊流。

失去歷史感、方向感和意義感,無法確認或理解自己的位置與目標。(梵谷與沃荷的鞋)

 

認知繪圖:處理豐富的個體經驗,以及與生活相關的全球世界體系。涉及一系列美學實踐、理論計畫甚至是政治活動,能產生類似地圖提供的方向感,但永不可能與真實之間達成類似的關係,而是一種詮釋行為,意味著真實無法被直接再現,但能被繪出。(是一種詮釋性的再現)

開放的整體性:掌握微觀的個體經驗與巨觀的社會及全球結構之間的關係。整體性中存在多種力量之間的衝突與互動。

轉碼:以馬克思思想為主體,運作於不同符號體系之間的活動,在不同理論之間進行中介,兼具雙方之優點。(是詹明信文學後設評論擴大於文化批判的方法)

 

 

 

 

 

 

 

 

第9章結論

指導老師:許義雄教授

 蘇志榮990623

 

媒介文化批判論述

批判

閱聽(人)定位

文化工業批判

產品的標準化與同質化。

大眾文化淪為製造利潤的商品、灌輸假意識的工具。

菁英品味

極其被動(商品;工人)

民主化

葛蘭西

霸權是一種爭取文化領導權的過程。

傳媒成為霸權抗爭的場域,媒體並非中性管道,取得媒體詮釋權,便能贏取輿論及民意的主導能力。

忽略多元抗爭邏輯

 

阿圖舍

將意識型態重新定義為個體再現和其真實生存條件之間的想像關係。

意識型態國家機器。

個體被召喚至特定主體位置。

自遊自主北後的支配與操控。

 

閱聽人是被召喚、被建構的主體,錯認自己是自決的行動者。

傅科

知識聯繫於權力,成為真理政權。

文明社會管理機制讓人們自我監視、規訓,難以察覺支配的軌跡。

傳媒是支配論述的傳遞場所,形塑正常、理想的個體形象。

規訓力量過度普及化,未強調抗拒力量。

主體是被規訓的,並將規訓內化於個體之內。

布迪厄

透過場域與慣習說明階級位置與資本獲得及各類資本轉換的可能性。

電視媒介受制場域邏輯,只重視市場因素,且支配其他傳播媒體。

傾向結構主義

雖強調慣習並未產生決定性作用,制是提供原則讓人進行選擇,也強調客觀結構的可變性,但有限的主體能動性終究無法突破限制重重的結構。

性別

多樣化、眾聲喧嘩。

媒介再現性別充斥刻板印象、強化父權宰制,必須回溯結構、文本、種族、階級…等根本面向。

 

線性傳播效果模式視閱聽人為較被動的個體。

後現代主義較強調文本多異性與差異解讀的閱聽方式。

後現代

對意義與再現的衝擊。

 

主動性、創造性與行動力。

暮色中的貓頭鷹:隱喻,前面的道路如此迷濛黯淡、期許如同貓頭鷹一樣有著一雙能透視暗夜的雙眼與飛越暮色的翅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