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媒介的召喚

指導老師:許義雄教授

蘇志榮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儘管阿圖舍強調上層建築的自主性,因為經濟基礎在「最終狀態」具有決定性作用,所以上層建築的自主性僅是相對自主性。顯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互作用的關係中具有決定性的力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基礎的變革決定上層建築的變革,當經濟基礎發生變革後,上層建築遲早會發生變革;經濟決定在特定歷史階段中,何者將成為支配者或從屬者。

 

阿圖舍的意識形態

阿圖舍認為意識形態是一種再現體系,通常看似意向與概念,根本上是結構,是透過人民日常生活實踐的結果。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自己與其世界的生活關係。意識型態本質上屬於「潛意識」的關係,並非「意識」的領域,是具物質存在的想像關係。

 

是「再現」不是「真實」;反映「利益」而非反映「真理」

阿圖舍認為意識型態並非「反映」真實世界,而是「再現」個體與真實世界的想像關係。基本上,意識形態的「再現」已偏離「真實」,但是人總是存於意識形態中,不同的意識形態只是不同的再現想像的「真實」,絕非再現真實本身。也就是說,在人們實踐各種自己和他人與社會制度關係中促成了意識形態的運作;而意識型態總是經由人們難以察覺的與看似單純的各種論述及活動而作用。

意識形態是反映利益而非反映真理,是以一種再現體系(意象、神話、觀念或概念),在一個特定歷史中被賦予一種存在地位與角色。

以202兵工廠興建生技園區的案件為例:親商的政策與向資本家利益傾斜的布爾喬亞意識形態透過「經濟發展」的遮掩與包裝,正當化對土地的剝削,反映的是資本家的利益。與之對抗的是環境保護者的利益,藉由將環境保護觀念的普世話與合理化而表達出熱愛土地的普羅大眾利益。而對於統治階級最有利的是更高的至高點: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兼顧。

重點是,不管是哪方的論述都只是其意識形態個體與真實世界的再現,都不是「真實世界」的描述。

 

壓制性國家機器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阿圖舍在上層建築區分出壓制性國家機器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兩這相輔相成,沒有純粹的單一形式。

壓制性國家機器以暴力為主,意識形態為輔,包括政府、行政、軍隊、警察、法院、監獄);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以意識形態為主,暴力為輔包括學校、教會、家庭、法律、政治、傳播媒介、文化(文學、藝術、運動)。

意識形態國家機器較分散、異質,統治者必須能夠某種程度地控制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以便確保壓制性國家機器的穩定性。(軍隊的思想教育:莒光日)

阿圖舍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最主要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學校教育。在知識、技能的教育中,夾雜倫理、公民和民族觀念,而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生產關係也於其中被再生產出來。此點和布爾狄厄的文化再生產有類似的見解。

 

傳播媒體對閱聽人的召喚

意識型態將自身隱身於社會行動的各種儀式與實踐中,透過語言和行為的媒介意識型態得以再現。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傳播媒體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機構,是權力支配者亟欲掌控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資本家、國家、政黨等權力支配者如何形塑、建構閱聽人,在《觀看的實踐》中討論了許多:優勢意義、反身性思考。

但是更令人深思的問題是本章末尾,霍爾所提的問題:為何許多記者在依據所謂新聞「自由」的情形下,卻傾向(自發地、沒有強迫、一而再地)再製意識型態的說明?

我想這個問題的解答,似乎是本章的核心:召喚主體。不僅文本消費者在面對文本時被召喚、被導向特定位置,甚至連創作新聞文本的記者本身在面對新聞事件時,也會被召喚、被導向特定位置,也就是所謂的意識形態的作用或再生產。這似乎也呼應了「意識型態並非「反映」真實世界,而是「再現」個體與真實世界的想像關係,而這種「再現」已偏離「真實」。」每天面對大量新聞文本的現代人不能不涉略阿圖舍的意識形態理論。

 

後記:

老師認為意識型態的三個層次:

1.想像共同體:意識形態是人們再現其與真實生存條件之間的想像關係。

2.透過符號表徵系統再現:透過語言、文字等表徵系統再現與形塑。

3.實踐: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動,皆是形塑意識形態的實踐,例如:重大典禮唱國歌,是形塑國家概念的意識型態;「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是形塑孝道意識形態的外在行為實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