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媒介文化(第三章媒介與文化領導)   指導老師:許義雄教授  學生:鍾文勳 2010/05/12

知識分子與社會

葛蘭西的早期觀念已出現強調意識與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特別關注知識分子的問題。例如他強調獨立思考、重視觀念與人類意志的角色、主張唯心取向的馬克思主義、創立一個國家、義大利社會黨必須維持相對自主性。

葛蘭西政治與思想的起點,企圖在思想上打敗克羅齊,並贏取激進南方知識分子使之轉向革命的策略。

葛蘭西將知識分子區分為「傳統的知識分子」與「有機的知識分子」,有機知識分子的角色既非菁英或權威,是將理論與實踐合而為一,成為實際生活的主動參與者,他們有如建構者、組織者、說服者、而非只是演說家。

葛蘭西強調意識與知識的重大作用,特別重視集體意識的建立及組織,尤其是勞工階級必須發展獨立自主的思想,進而透過抗爭與征服布爾喬亞意識形態而取得領導力量。

文化霸權與市民社會

葛蘭西認為意識形態既非一種「錯覺」,也不是一種單存地「反映」經濟過程。相反的它是「鬥爭」的場域,一個政治抗爭的重要領域。葛蘭西區分為「哲學」與「常識」兩種意識形態。他對「常識」或流行文化的看法相當細緻,雖然他們包含「意識形態的要素」(負面的意義),但也包含(好的意義),何者將在這個鬥爭場域中勝出,端賴動能的表現,無法預先決定。

根據葛蘭西的看法,統治階級想要掌握權力,就必須獲得社會文化霸權,亦即指它在政治、知識與道德方面上的權威或領導權必須具有優勢。

葛蘭西的霸權概念強調意識形態並非一種「假意識」,而是一種真實的物質力量,能夠影響社會的生產與再生產。他認為霸全是經由市民社會中意識形態機器(學校、教會、政黨、媒介、文化工業)的仲介,這些制度既是傳遞與闡述霸權規則的場所,也是上層建築全力抗爭的主要場所。

媒介與文化霸權

抗爭活動首要決戰場所已成為市民社會,傳播媒介被視為是市民社會中的一種重要機構,屬於意識形態領域。然而媒介不能以統治階級的傳聲筒出現,它必須標榜客觀獨立,以便贏得多數人的認可。它再現支配團體的利益與社會主流價值,但也必須適度納入各種不同聲音。因此並非完全受制於生產結構的決定,但亦非擁有充分自主的空間。

流行文化與霸權

葛蘭西的觀念被認為可以不必在批判大眾文化與支持民粹之間,進行二元對立並走向極端。因此流行文化既非被視為意識形態,亦非被看成人民的真正文化表現。

拉克勞和莫菲將霸權觀念重新整理,使其能夠應用於階級以外的其他社會運動。包括反種族主義、性別歧視、支持弱勢族群、和平運動等。從屬團體不再只是追求國家權力,轉而更致力於說服一種既存的霸權形構。冀望改變這些制度運作,或滲透一套不同的價值,進而建構一種反霸權。

流行文化可被視為一種霸權爭逐的場域,是支配團體與從屬團體之間為贏得多數同意而進行某種協商所產生的某種流行文化。

心得

    葛蘭西的霸權概念認為意識形態的作用並非只是單方形式,而是一種互動的過程。但當霸權及意識形態是由掌權者及國家機器所發動時,個人的力量是很難阻擋的。即使個人具有能動性,而這種的能動性是否能形成一股共識和一股反抗掌權者的力量是值得商確的。

葛蘭西的霸權理論和阿多諾和默克海默的文化工業比較起來似乎忽是積極進取的,他強調應作為一個有機的知識分子,所以他重視場域的鬥爭並爭取領導權,說明知識分子應具備參與市民社會的責任。在民主發展未成熟的時代掌權者可反抗者加以打壓迫害,但在民主時代領導階層似乎可將這些反霸權加以吸收,而融入主流的意識形態之中,形成一種新的霸權領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