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三面向》  第八章  科技的身體

指導:許義雄教授

學生:侯俞如

壹、緒言

一、本章談兩個主題:1.網際網路空間的普及 2.補充或改變身體內容的科學技術。

二、科技創新的源頭是源自人的基本需要,最近幾十年,人體成為政治與資訊菁英從事技術設計的被動場域,然而網路科技並非完全失控,但的確促使我們審慎思考如何面對。

貳、身體是科技的源頭

一、     齊美爾指出身體本身就是不斷自我超越的原動力:「超越自身」的過程乃生活的主要現象,而肉體超越的幅度則取決於實際所能理解與想望的身體界線(人類的計畫、意志、能力)。

二、     「火」的控制使人類從被宰制的物種躍升為主宰環境的物種,「義肢」則可修復人類能力,甚至增進人類潛能,網路科技如同控制火和創造義肢均本於人的需要,故身體為科技之源。

參、身體是科技的場域

一、戰爭、生產與不平等

    軍事衝突和經濟需求影響了科技網路的發展與運用,但經濟所驅動的資訊空間擴張和網路發展,使資訊勞動(掌握核心)的重要性較體力勞動更為重要,卻也帶來了數位落差(國家、階級)。

二、美感、認同與科技超載

*科技資源的部署不僅受軍事和經濟的影響,也深受階級和性別規範的影響,例如中產階級需要美觀的義肢便反映了以階級作為特徵的禮儀規範;二戰傷兵的相關論述展現大眾對男性傷殘的恐懼和整型手術重在強化男女性徵則呈現了性別規範的影響。

      *資訊科技無所不在,資訊超載給人們帶來壓力也限制了人們的能動性,原因在於人體演化的速度與人類文明發展的差距越來越大。

三、社群與科技

    以往科技的發展(火)能夠強化人類的凝聚,但今日科技與網路發展卻未必有如此正面的影響,無論是造成西方與非西方之間的支配關係,或使人際道德問題浮現,都使許多身體淪為科技施展的被動場域。但是,科技未必僅帶來毀滅,它同時也帶來創新與變遷的機會。

肆、科技身體的定位

一、身體替代

    義肢、器官移植都讓身體得以恢復或拓展能力,而中介傳播則讓人得以避開社會污名,降低殘疾帶來的影響得到較平等的對待。「科技交流模式」能對身體限制進行替代性修正,開啟親密關係與自我表達的新可能,虛擬科技使個人得以融入新的社會結構,覺得自己是結構的一部分。

二、身體延展/強化

         科技與網路使身體獲得了延展和強化,但不同的物質資本(科技和網路)背景卻也導致社會不平等的現象鞏固加劇。

三、集體/政治轉型

網路空間能造成多元的影響,例如它可形成個人的超越感與強烈的集體規範。它也使個人能解此實現某種程度的政治轉型,例如網路女性主義強調在網際空間裡,女性不再受到不平等與壓迫,因而得以擺脫束縛發揮潛能,或者它也可以營造了某種想像的共同體。但道德問題仍是難以克服的徵結。虛擬與真實是相互連結而非對立的,瞭解其運作便更能掌握並定位之。

伍、結論

    網路科技的發展一方面擴展了人的可能,一方面也強化了環境對人的控制。但現今論述卻擔憂道德人性的質變。事實上,身體為科技之源,當我們認清網路科技的面貌,身體依然可以施展其生產性角色左右科技發展與限制,使網路與科技是在補充而非取代既有的行為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