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文化讀書會1000511

老師:許義雄教授

學生:侯俞如

 
身體與社會理論 4 身體秩序

本章目的:以身體管制為出發點,構築一個社會秩序理論。

壹、               霍布斯式唯物論

一、秩序問題:衝突論和共識論

1.衝突論:社會秩序的存在來自強制性的環境、政治限制、法律力量與暴力威脅。

2.共識論:主張人若在社會價值與規範上達成協議,社會便可穩定。

=>社會理論通常兩者兼具

二、社會如何存在?(秩序如何維持)

*派深思:必須有某種最低限度的價值共識,社會關係才得以存在。

*行動具備目的性,它所憑依的不只是痛苦/快感原則,還有個體的意象和選擇。(批判快樂主義式的心理學與功利主義看待人類行動本質的觀點:人類行動是理性的,因為人類行動的目的是讓快樂極大化與規避痛苦)

三、霍布斯式哲學

    霍布斯式哲學近於唯物主義論,他根據科學原則重建政治哲學。出發點是物體的幾何結構,以及物體運動的原則。

霍布斯唯物主義式哲學

 

 

霍布斯的意圖

階段一

物體在空間中的運動

探討自然實體

階段二

人的心理

探討人的傾向與舉止

階段三

對企業、國家等「人造」實體進行分析

探討全體的公民責任

*特色:將身體界定為人的延伸,是「活生生的理性身體」,每個個體都是原子,在這些大量身體之間,幾乎沒有相異之處。

*人的身體是政治空間中的一個點,而身體運動是根據欲望與反感被加以理解的。

*自然秩序的解決方法就是建立社會,在社會中,人把個人權力轉移給第三方(國家),國家再創造出全體穩定的環境。因此,社會以社會契約為基礎,並形成「政治統一體」。

*霍布斯認為無論何種政體,這個政體需以帶來極大化社會安全為標準。

-教會必須從屬於國家之下。

-政治統一體的穩定性寄託在父權體制之上。

*霍布斯認為:社會的延續建立在身體、財產與權力的持續性之上。

*欲解決秩序問題,必須建立一個至高無上的權力。

=>小結:霍布斯的這種物理主義式身體觀,並未考慮到身體的主觀性與肉體存在中的意識體現。原子論的身體觀將身體視為時空運動中的個體化實體,也忽略了個體多樣性和社會背景的影響。

 

貳、               新霍布斯式的秩序問題

    Turner依據傅柯(人口管制、身體規訓)和費塞斯通(身體內部、身體外部)的身體區分法做為建構一般身體理論的試探方式。

一、               霍布斯秩序課題的身體幾何學四個面向:

   ()各時間點的人口繁衍

   ()空間中的人口管制

 ()對欲望(作為內部身體的問題)的限制

   ()身體在社會空間中的再現(即與身體表面有關的議題)

*派深思認為任何社會體制都必須解決這四個次級問題,因為身體管理是一種性欲管理,所以管制問題其實是透過父權體系來管制女性性欲。

-制度層面:人口繁衍與身體限制牽涉到控制繁殖力的父權體制之家庭體制。

-個體層面:涉及禁慾主義的意識型態,禁慾主義是為了老年人統治的緣故才延遲性方面的滿足。

*社會為了確保某種程度的穩定性,因而採取社會空間中的自我再現手段。

*現代社會中,再現問題格外嚴重,一部份原因是因為身體商品化,使象徵體系變得極具彈性。

*社會的核心身體特徵,可以在親密性與匿名性的對立中找到。

二、社會中的身體,身體中的社會-從疾病觀之

*傅柯認為從屬者的醫療問題,是政治與意識型態對性欲進行管制的結果。

*四種從屬者疾病

分類

疾病名稱

特徵

共同特徵

空間疾病

厭食症

即具體的自我在社會空間的定位

四種疾病都和自我展現有關

恐慌症

時間疾病

歇斯底里

因為時間拖延所致

手淫

*從病因學來看,四種疾病都是從屬者疾病,但這些疾病的傳統診斷與治療,都進一步合理化父權體制的監控機制。

 

參、               繁衍

一、恩格斯-兩個歷史性的決定因素

   ()每個社會都必須創造出它自身的生存方式(食、衣、住)

 ()所有社會均必須繁衍它自身的成員

二、馬爾薩斯主義

   ()核心:生存工具的生產與人口繁衍

 ()反對毫無節制的滿足激情,認為情欲式繁衍所需之因素,我們必須在「管治與疏導」上找到解決辦法,而非「縮減或滅絕」。

   ()面對人口擴張超過生存工具的負荷時,認為以理性出發,透過「晚婚」或「反覆教育民眾」這種道德的「預防性節制」措施,而非透過戰爭與饑荒這種「積極限制」來降低繁衍率是較可取的方式。

=>馬爾薩斯主義並非消除情慾,而是透過理性的方式,重新疏導病管制這些必要的衝動讓社會逐漸朝向晚婚的生活型態邁進。

=>他的分析中假設了父權體制與老人政治的存在,因為若沒有一個父權體制家庭體系,它試圖知持與維護的晚婚體制便無法有效運作。

*傅柯認為人們在十九世紀對手淫的關注越來越多是因為成是人口醫療化的緣故,也就是說,城市人口逐漸受到醫學機構和專業人員的控制。

*對手淫的恐慌是面對所謂親權萎縮後的防禦性反應。

=>小結:在馬爾薩斯市的人口控制圖式中,成功的資本累積必然伴隨著禁慾主義的自我克制。

 

肆、               限制

*傳統歐洲社會中,人口繁衍受到各種制度性手段的控制,例如一夫一妻制、獨身、晚婚與父權體制

*恩格斯:勞動階級繁衍勞工,統治階級繁衍資本的繼承人。

一、禁慾主義和資本主義

*禁慾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關係,對於各個社會階級來說,都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和意義。

()韋伯:主張節儉是積累的源頭。前提是勞工必須與生產工具分離,而新教藉由「使命感」的概念與禁慾主義戒律開起理性化過程,改變歐洲的產業文化。但它未能考量到禁慾實踐在各階級與性別中的分布情形。

()葛蘭西:新教嚴格且規律的工作標準,帶來了理性的身體秩序,為現代的管理技術鋪路。葛蘭西認為禁慾的身體秩序不只是穩定資本主義生產的必要條件,還是工業理性化的道德原點。

()馬克思:原始累積是透過暴力達成,尤其是透過圈地將農民從土地中驅離。

-馬克思指出低工資抑制了商品需求,而資本家為提高生產力又投入資金,勞工的消費只是他們勞動力的再現而已。「資本家所關注的只是將勞工的消費降到最低(僅符合生存所需的程度)。」

*Turner認為馬克斯忽略的資本主義會透過科技變遷擴張生產力,管理手法會有所改善,勞動階級也會透過鬥爭來爭取薪資調漲。韋伯則未能考量到快樂主義式消費和禁慾主義式生產間的矛盾。

二、後資本主義

*生產需要禁慾主義,消費則需要新的生活方式(快樂主義)與新的人格類型(自戀)

*後資本主義是禁慾主義和快樂主義的矛盾綜合體,兩者在空間上區分了工廠與家庭。

=>小結:

    禁慾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關係建立在生產過程資本家希望勞工是禁慾的,如此可以使資本家的利益達到最大化(有最大的生產),但這必須是勞工與生產工具分開的情況下才合理。而生產的商品需要有人購買,因此又希望勞工不是禁慾的,這樣才有資金的流動,這在後資本主義社會格外明顯,資本家甚至會用各種方式刺激欲望的產生。

    另外,早期資本主義為了確保財產分配體系的穩定性,極力維持父權體制的存在,利用各種論述(像是歇斯底里症的發病原因)將女性留在家中,減少女性各種欲望發展的可能性,但同時又擴大男性的權力。

 

伍、               管制

*十八世紀以來,都市化被視為對文化的威脅,特別是對主流的菁英文化。而工業城市的發展意謂著傳統「表象秩序」的瓦解。

*社會倫理中,管制技術、人類親密性、社會隱密性三者關係密切。

一、利己主義

()城市的擁擠不堪導致人們過度依賴他人意見,人本來循規蹈矩的自尊淪為利己主義。

()利己主義是種相對且虛假的情感,源自社會狀態,使每個人重視自己甚於他人、並傷害他人。

()公民受到利己主義的影響,名聲(而非個人價值)成為個人道德水準的唯一判準(人們裝扮自己)。在擁擠的城市中,人與人的親暱受到輕視(親密與尊重似乎是互斥的)

二、道德危機

*道德生活品質與城市人口數量之間呈反向關係。

*密集的人口造成社會分公的擴展與強化,而社會分工又藉由互惠關係將人們結合在一起,人們彼此又更加互相依賴。

*盧梭與李維史陀:都市化與人口稠密都會削弱道德的凝聚力與個體的尊嚴。

*Turner根據傅柯「人體的政治剖析」與「人口的生物政治」來看待人際約束道德的瓦解問題。認為若沒有制度性的管制網絡與微觀的控制紀律,城市的身體是政治危險的,對城市人的監控與管理必須透過管制與分類達成,並利用全景敞視主義的體制監督身體。

三、禮教與道德

在這個部分,Turner同樣提到了一些例子,在例子當中可以看到社會當中的道德論述藉由女性工作現象與疾病(公共場所恐懼症、外表焦慮)的詮釋,合理化家庭的權力關係。

=>小結:本段落談論身體內部的管制,Turner從都市化、城市的背景談利己主義和道德的危機。以利己主義人呈現都市化造成道德的下降,人口稠密的都市導致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緊張,運用全景敞視對身體的兼度及制度性的管制網絡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危險降低(維持基本的安全距離)

 

陸、               再現

一、               歷史遷移與人格再現的形式

分期

人格再現

前現代

個人被隱藏在表象人格(公眾面具)後方。

封建時代

個人特質逐漸由某些圖符來象徵,例如騎士們的盾形徽章。這些圖符同時也是一副能夠證明個人身分與地位的面具。個人道德價值是「榮譽」概念的一部份,而榮譽概念又深植在制度性角色中。

資本主義

1.榮譽概念隨貴族轉為農業資產階級而為「紳士」,紳士則是私人教育文化下的產物。

 

2.階級體系中以地位為基礎的形式差異逐漸由個人的優點與成就取代。(個人價不再以外在標制為依歸,雖然仍有許多消費模式可以看出個人價值,但已不再絕對)

現代

我們在不斷面對面的過程中型塑自我,消費主義與大眾市場使呈現社會與個人差異的外在面具逐漸模糊。

二、               自我再現的論述

(一)庫利(Cooley)-鏡中自我:在由他人回應所構成的鏡子中,外表不僅是自尊的基礎還構成了自我。

(二)懷特(Whyte)的「組織人」概念、佛洛姆(Fromm)的「市場導向的人格」、萊斯曼(Riesman)的「他人導向的人格」均談展現式的自我。

(三)高夫曼(Goffman)-擬劇式模型:社會關係就是一個舞台,社會行為者在上面進行個人表演和集體表演。

(四)從霍布斯式的秩序問題來看,社會行為者主要是為了自尊和慾望,不計一切的保住面子,只要社會行為者試圖在公共集會中避免羞辱與尷尬,就會有秩序的存在。

三、               疾病是社會關係的產物

*疾病是身體再現的一種形式,疾病名稱則是醫學對一系列徵兆與症狀的分類,其意義反映出社會大眾對社會行為模式的焦慮,行為模式合適與否,取決於支配的社會群體觀點。

*女性疾病被視為情感焦慮與性焦慮的身心展現,而這些焦慮又被鑲嵌在公共世界(權威)與私人世界(情感)的隔離關係之中。=>但這些論述卻也呈現了男性擔心失去控制權的焦慮。

小結=>身體是社會的隱喻,疾病是結構危機的隱喻,從隱喻的角度來看,所有的疾病都是一種失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