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三面向》3 當代的身體

指導老師:許義雄老師

蘇志榮991020

 

作者歸納當代身體研究的三種不同向度的取徑:

1.社會建構論(井然有序的身體):探討身體為何是社會銘刻的重要場域?為何是社會能夠發揮影響力和權力的媒介?

2.行動與現象學(生命身體):身體是社會行為者生命經驗的基礎;是社會行為者能動性的源頭。

3.結構化理論(定位人的物質性):身體是個人依附社會或與社會決裂的工具。個人透過身體的能力與天賦建構社會環境,同時,身體也受到社會定位的影響。

 

 

當代身體研究三種不同向度取徑概覽總表:

研究取徑

理論家

理論特點

評論

社會建構論

透納

1.修改霍布斯個人主義式身體觀,以派深思規範社會學為架構。

 

1身體和社會不享有同等重要性,亦即,身體作為社會運作的場域而存在。因此身體至關重要,又微不足道。

巴特勒

1.身體化的個人是由於「異性戀矩陣」而變成文化存在。

2.性與性別並非先於論述而存在,而是靠論述才出現。

3.強調身體的物質性,這種物質性是管理規範所建構而成的。(並非肉體或生物事實,是身體界限與表象的效果)

4.「能動性」是「權力固有的一部分,而非至於權力之外與權力進行對抗」。

1. 無法將身體視為構成社會之源的現象。

2. 身體本體位置不穩固。

3.物質性不夠明確。她與傅柯的研究都同樣無法將身體概念化為一個物質現象。如果我們認為身體「總是已經」被論述建構而成,那麼身體就會淪為一種物質實體或現象學上的實體,其特殊面向也可能取決於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接受各種論述的重新建構。(p75)

行動與現象學

梅洛龐蒂

1.身體作為自我與社會之源。三個先決條件:身體圖式、能動力(身體圖式延伸)、感知媒介(五覺)。

2.身體是主觀性與意識發生的場所、是「生存在世的媒介」。

3.身體主觀特質的論述,使我們能夠建構自然、社會世界。

1.並未釐清,身體有時作為他人的客體時,如何受到社會關係與社會背景所影響。

雷德

不在場的身體:從事目的性的行動時,身體通常會從我們的經驗中「逐漸消失」或「突然消失」。然而當身體生病、疼痛(低生產力)時,身體又會突然出現,並成為關注的焦點。

不應視為身體化的普遍特徵:

1.創造力弱(或佳)時才能感受、

2.執行程序例行化時消失。(→身體化在當代的正當性遭質疑)

3.片面化的身體:高度合理化、健康的。

4.他者的身體。

結構化理論

布迪厄

1.社會場域:專業化的產物、有自身的特定邏輯組織、整個社會並非遵循單一支配邏輯。

2.慣習:將「感官、 思考與行動圖式」安置在人類有機體上。

3.結構要素、能動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強化有助於複製這些要素的條件。慣習和社會場域之間有著幾近完美的搭配。

身體與社會不但會彼此互動,還彼此互相構成,甚至難以拆開它們或是賦予它們相異的特質,以便於追蹤它們長時間的互動情況。

1. 沒見到身體化主體的創造力與既定社會結構之間有相應的真正互動。

2.偏向結構。

將結構與能動者緊緊相繫以致無法考察個別特質或相互影響的過程。

紀登斯

1.身體是反身性的媒介與展現。

1.著重心智(認知反身性),身體被反身性所吞併,身體被界定為反身性運作的場域。

2.將情感經驗與表達邊緣化。

葛羅茲

1.焦點由身體-社會→身體-性慾特質。

2.麥比烏斯帶:利用扭轉與翻轉呈現身體內部與外部的相互建構。(身體不僅是外部給定的,還必須在心理層次建構身體)

 

偏向結構

 

 

但作者認為此三項取徑都過於片面,不是過度偏好身體、就是過度排斥,或是擺盪在結構與能動之間,讓身體在研究中不可捉摸性依舊存在,最後作者提出其身體實在論之主張,視身體為社會-自然實體,在分析上區分身體能力與身體秉性,不僅將社會視為一種呈展現象(身體影響社會),也評估社會體制對身體所產生的影響(社會影響身體)。

Q:作者似乎未明確闡述其方法?我隱約感覺其身體實在論有一部分大概是沿襲結構化理論結構(社會)與能動(身體)交互影響的概念,但試圖避免結構化理論在論述身體與社會之間交互關係的交纏、模糊不清的問題,一方面凸顯身體的主體性,強化身體的能動性;另一方面要表明社會的呈展現象,鬆動社會結構的僵化度與可變動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