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三面向》第1章緒論

許義雄老師

蘇志榮991007

壹、謎樣身體的興起

身體研究的「離心」趨勢:1980年代初期的身體研究熱潮,身體研究主題與方法五花八門、蓬勃發展,大致分為5種面向:1.消費文化分析→身體是表面現象。2.第二波女性主義的興起→性別化的客體。3.治理性模式的改變→身體是客體。4.科技的進步→身體是不確定的科技殘餘物。5.身體研究與其他學術議題的結合→身體是概念資源。

此5類思潮推動並維持身體研究的熱潮,雖對次學科研究領域的確立與社會文化理論的產生有所貢獻,但因彼此研究方法的不同與身體定義的殊異,導致身體的「面貌」難以辨認,亦即【無法充分決定的身體】。

西方傳統的身體觀是負面的(會腐朽的、非理性),給予當代研究者挹注豐富而積極正面意義的空間。不過16世紀宗教改革對於確定性的追求與18世紀啟蒙運動將人視為自身行為主人的理性觀點,反而強化了西方傳統上負面的身體觀。而20世紀與身體主題相關的潮流,一方面由於多元又稀少另一方面因為對於整合共同價值的關注而壓抑且邊緣化身體的重要性,也無法在理論上鞏固人類身體化的建設性觀點。

因此當代理論家賦予身體的能力是極度多樣且豐富的:身體是空白螢幕、是認同的建構者、標示著無法化簡的差異的、是治理性權力的接收者、是克服「二元對立」的媒介、是經驗的安身處。身體的可塑性高但卻也難以捉摸。

 

貳、古典基礎

要恢復身體在社會學核心地位的企圖,必須彰顯古典名家在分析身體的趨同現象,此趨同現象在於確立既創造社會又吸納社會力量的身體概念上。馬克思、涂爾幹和齊美爾三人在研究理論與內容表面上互不相容,實際上趨於同一身體觀:身體化經驗適組成社會的多面向媒介。有3項特徵:1.身體所具備的特質是創造社會生活的源頭【身體的生產特徵】;2.身體是社會結構特性運作的場域(馬克思-經濟、涂爾幹-文化、齊美爾-社會形式)【身體的社會接受度】;3.身體是個人置身社會並導向社會的必要工具【身體化個人與社會結構的互動結果】。從1.與2.可以導出身體與社會之間的互為因果性。

【身體實在論】

呈展(emergent):new and still developig

馬克思、涂爾幹和齊美爾…都認定身體是一種呈展現象…他們相信身體的基礎構造以及人類的生理特質賦予我們需求與能力,藉此,我們能以某些方式參與並影響週遭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他們也相信投身於這些活動所習得的身體秉性與習慣,是現存社會結構得以運作的關鍵。(p.21)馬克思、涂爾幹和齊美爾皆注重社會結構特質,並承認它們源自於身體化的創造者,但是這些結構特質卻不能化約為身體化創造者,而且反過來還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化創造者。(p.24)

這意味著社會與身體化主體皆為呈展現象。兩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為因果,呈現出一種動態的發展與暫時性的平衡狀態,也就是說身體不但是社會棲身之所亦是社會生成之源。

 

參、主流的身體理論

針對晚近最重要身體研究方法提供批判性的綜述與質問,亦即闡述「向心趨勢」,最具影響力的方法有三:1.社會建構論對井然有序之身體的分析(身體是社會的棲身之處:身體是如何被權力關係所治理與銘刻);2.行動與現象學對活生生的身體進行研究的方法(身體為社會之源:身體本身的身體化經驗);3.結構化理論中的身體概念(中間路線:將身體置於中心位置,社會結構與社會行動相互建構)。

 

肆、理論與身體的雙重調停

社會建構論用身體概念證明身體是社會的棲身之處;現象學用身體概念證明身體為社會之源;結構化理論證明身體化主體吸納並積極再現社會結構。卻沒有一家承認身體化主體囊括這三種多元意涵,全面性的身體理論必須三者合一,一併考量。

 

伍、探索身體

身體作為組成社會之多面向媒介的源頭、場域與媒介三個面向,宜整體視之,不宜抹煞任一面向,當然三者之間的平衡會隨時間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